——在云南重要讲话中的用典赏析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专题制作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云南元素,既有在云南重要讲话中的用典,又有关联云南历史名人的用典,还有关联云南地域地理的用典。这里仅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重要讲话中的用典进行归类归纳,与大家共享共勉。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兰考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引用的典故依次有: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出自唐代李世民《帝范》,是李世民自撰的一部论述为君之道的政治文献。意思是以上等为目标,只能取得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为目标,只能取得下等的效果。提示人们,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都要放宽眼界、提高标准,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字上著力。”出自《朱子语类·卷二十一》。意思是知道自己有缺点,就要抓紧改正,最重要的是立说立行、知错即改、马上就改。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出自诸葛亮的《论交》。意思是因为权势和利益而进行的交往,是难以持久的。警示领导干部: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人情问题上,要真诚待人、乐于助人,不搞“人一阔脸就变”那一套。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出自隋朝王通《中说·礼乐篇》:“子曰:‘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故君子不与也。’”意思是以权势交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随之断绝;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亦随之结束。警示领导干部: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人情问题上,要讲党性、讲原则,坚持按党纪国法、政策制度办事,不搞“关系学”那一套。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语出《韩非子》与《淮南子》。意思是不注意小事则会酿成大祸或不注意小事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警示党员、干部:一个人腐败堕落,往往是从贪占小便宜开始的。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语出《国语·周语下》。意思是向好发展就像登山一样艰难,向坏发展就像山崩一样迅速。警示党员、干部: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语出清朝张伯行《禁止馈送檄》。意思是“一丝一粒”虽小,却牵涉我的名节;“一厘一毫”虽微,却都是民脂民膏。对百姓宽待一分,那么百姓所得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文,那么我的为人便一文不值。警示党员、干部:要坚持廉洁奉公的做人原则与道德操守。
“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语出陈寿《三国志·魏书》。意思是与百姓共享快乐的,百姓必定能为其分忧;与百姓共享安定的,百姓也一定能救其危难。警示党员、干部:必须倾听群众意见,坚持全程开门听取意见,开门查摆问题,开门整改落实,开门订立制度,开门换新风。
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既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出《孟子·告子下》,在第一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提醒,又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语出希腊托马斯·卡莱尔,在第二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号召;既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语出《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在第三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警告,又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语出《淮南子·主术训》,在第三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劝勉;既有“头上三尺有神灵”(语出民间俗语,在第三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规矩约束,又有“春宵一刻值千金”(语出苏轼《春宵》,在第三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腐败警示;既有“位卑未敢忘忧国”(语出陆游《病起书怀》,在第一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自觉担当,又有“敢教日月换新天”(语出毛泽东《七律·到韶山》,在第二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精神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郑州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于云南郑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出自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意思是说,大禹之所以能治水成功,就是因为他善于总结水流的运动规律,能够因势利导治理洪水。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名句旨在强调,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能犯急躁病、大干快上,必须坚决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语出李白《将进酒》)曾何等壮观,如今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保持黄河不断流。蒋介石下令扒决郑州北侧花园口大堤,造成黄泛区饥荒连年,可以用“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来形容。“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问题的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这正是“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云南”的重要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南阳
据《瞭望》2021年第20期报道,2021年5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天一生水”。习近平总书记看的是水,更是生活、生产、生态“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活水源头。“天一生水”出自《河图》《洛书》,《易经》《尚书》都有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建成了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这正是“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云南”的重要要求。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讲话中,蕴含在典故里,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范沁河)
(原载于6月29日大河网,作者为中共昆明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
足球体育腾讯视频免责声明: | ||||||||
|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云南元素,既有在云南重要讲话中的用典,又有关联云南历史名人的用典,还有关联云南地域地理的用典。这里仅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重要讲话中的用典进行归类归纳,与大家共享共勉。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兰考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引用的典故依次有: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出自唐代李世民《帝范》,是李世民自撰的一部论述为君之道的政治文献。意思是以上等为目标,只能取得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为目标,只能取得下等的效果。提示人们,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都要放宽眼界、提高标准,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字上著力。”出自《朱子语类·卷二十一》。意思是知道自己有缺点,就要抓紧改正,最重要的是立说立行、知错即改、马上就改。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出自诸葛亮的《论交》。意思是因为权势和利益而进行的交往,是难以持久的。警示领导干部: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人情问题上,要真诚待人、乐于助人,不搞“人一阔脸就变”那一套。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出自隋朝王通《中说·礼乐篇》:“子曰:‘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故君子不与也。’”意思是以权势交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随之断绝;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亦随之结束。警示领导干部: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人情问题上,要讲党性、讲原则,坚持按党纪国法、政策制度办事,不搞“关系学”那一套。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语出《韩非子》与《淮南子》。意思是不注意小事则会酿成大祸或不注意小事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警示党员、干部:一个人腐败堕落,往往是从贪占小便宜开始的。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语出《国语·周语下》。意思是向好发展就像登山一样艰难,向坏发展就像山崩一样迅速。警示党员、干部: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语出清朝张伯行《禁止馈送檄》。意思是“一丝一粒”虽小,却牵涉我的名节;“一厘一毫”虽微,却都是民脂民膏。对百姓宽待一分,那么百姓所得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文,那么我的为人便一文不值。警示党员、干部:要坚持廉洁奉公的做人原则与道德操守。
“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语出陈寿《三国志·魏书》。意思是与百姓共享快乐的,百姓必定能为其分忧;与百姓共享安定的,百姓也一定能救其危难。警示党员、干部:必须倾听群众意见,坚持全程开门听取意见,开门查摆问题,开门整改落实,开门订立制度,开门换新风。
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既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出《孟子·告子下》,在第一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提醒,又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语出希腊托马斯·卡莱尔,在第二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号召;既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语出《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在第三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警告,又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语出《淮南子·主术训》,在第三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劝勉;既有“头上三尺有神灵”(语出民间俗语,在第三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规矩约束,又有“春宵一刻值千金”(语出苏轼《春宵》,在第三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腐败警示;既有“位卑未敢忘忧国”(语出陆游《病起书怀》,在第一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自觉担当,又有“敢教日月换新天”(语出毛泽东《七律·到韶山》,在第二个“准确把握”中使用)的精神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郑州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于云南郑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出自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意思是说,大禹之所以能治水成功,就是因为他善于总结水流的运动规律,能够因势利导治理洪水。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名句旨在强调,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能犯急躁病、大干快上,必须坚决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语出李白《将进酒》)曾何等壮观,如今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保持黄河不断流。蒋介石下令扒决郑州北侧花园口大堤,造成黄泛区饥荒连年,可以用“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来形容。“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问题的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这正是“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云南”的重要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南阳
据《瞭望》2021年第20期报道,2021年5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天一生水”。习近平总书记看的是水,更是生活、生产、生态“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活水源头。“天一生水”出自《河图》《洛书》,《易经》《尚书》都有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建成了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这正是“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云南”的重要要求。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讲话中,蕴含在典故里,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范沁河)
(原载于6月29日大河网,作者为中共昆明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
足球体育腾讯视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