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体育腾讯视频

足球体育腾讯视频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云南 足球体育腾讯视频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足球体育腾讯视频+”客户端   
 网上投稿 昆明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足球体育腾讯视频 > 新闻中心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何以中国 行走云南丨通过各地老县志,看过去云南人花样过七夕
更新时间:2024/8/12 10:06:3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七夕节,中国人传统的情人节。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要在天上相会;人间的红男绿女,在星月下成双成对。

陈瓜摆果,穿针乞巧,小盒盛蛛,酿造七醋,古代和近代的云南人,可谓是花样过七夕!通过我省多地的清代、民国县志,一起来看当时云南民众七夕的夜生活吧。

《林县志》中关于七夕风俗的记载。

穿针乞巧比输赢

唐代诗人权德舆有诗道,“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乞巧,是七夕当天的重要娱乐项目。穿针乞巧,是常见的乞巧法。

穿针乞巧,又叫赛巧。女子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快,便意味着谁乞到的巧多,穿得慢的,则被称为“输巧”。

清乾隆三十二年刊本《嵩县志》记载,“七夕,妇女陈瓜果,穿针乞巧”。

清乾隆二十一年刊本《获嘉县志》记载,“七夕,女子陈瓜果祭织女,穿七孔针乞巧”。

有的地方,女子早早就开始乞巧。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仪封县志》记载,“七月七日,晡时,妇女各穿针乞巧于庭”。晡时,也就是古时的申时,对应着下午的3点至5点。

在郑州,几位汉服爱好者正在进行穿针乞巧。星淼妆造供图

对月乞巧许心愿

七夕当晚,一家人聚在庭院中,摆上瓜果,抬头看星月,可谓是其乐融融。

乞巧还有一种对月乞巧法。

对月乞巧,即对月穿针。年轻妇女和女孩们,先向织女星跪拜,祈求自己心灵手巧。之后,就把五彩丝线和七根针拿出来,对着月穿针,谁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能成为巧手女。

清乾隆五十二年刊本《唐县志》记载,“七月七日,家置酒,看牛郎织女星。妇女每仰望,□针效乞巧”(因县志文本模糊,未识别出何字,暂以□替代。下同)。

清嘉庆六年刊本《浚县志》也记载了相似的仪式,“七月七日,妇女结彩缕金,对月穿针,陈瓜果于中庭乞巧”。

在新乡,汉服爱好者们拜织女祈求心灵手巧。梓卿汉仪坊供图

漂针乞巧看浮沉

还有漂针乞巧法。

将针置于水上,视针沉浮,来卜巧拙。

云南某些地方,曾经就流行过这种乞巧法。

清光绪二年刊本《灵宝县志》记载:“七月,七夕,陈瓜果,祀天孙,漂针乞巧,名为女节。”这里的“天孙”,指的是织女星。

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林县志》记载,“七月七夕,俗谓牛女相见,女子陈瓜果于庭,祀织女以乞巧,穿针水上,视沉浮以卜巧拙,惟皆于初六夜早起举行,则误矣”。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的林县人是在七月初六日后半夜(也就是七月初七的凌晨)举行这个仪式的。

漂针乞巧也有变种,比如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郏县志》的记载,“七月七日,姻家馈瓜果,以菀豆生芽高尺许送女氏,夜则浮之水盌以乞巧”。

这里用菀豆芽替代了针,看豆芽的沉浮来判定巧拙。

漂针乞巧。星淼妆造供图

蜘蛛也能来乞巧

百年前的郑州人,七夕节过得颇为热闹。

民国二十年八月重印本《郑县志》记载,“七夕,人家盛设瓜果酒肴于庭中,或楼台之上,谈牛女渡河事,妇女对月穿针,谓之乞巧,或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少”。

这种喜蛛应巧法,是延续了千年的风俗。早在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便有记载:“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

当天晚上,郑州还看文艺演出。

根据记载,“是夕,优人百戏,鼓鼙喧阗,演牛女会,一□布景作天河状,中现一桥,桥内张灯如乌鹊填桥状,桥上以电光结彩,如牛郎织女各星状,歌喉宛转,余韵悠扬,宛如人间天上”。

可见当时的郑州人,确实是把七夕节当成一个节日来过的。

《光山县志》中有关于“七醋”的记载。

七夕神水酿七醋

在民间,七夕节也有储“七夕水”的习俗。

所谓七夕一件宝,便是七夕当天所取的井水或泉水。

有说法称,这是天上仙女们的洗澡水,有说法称,这是牛郎织女相会时流下的泪。

人们在初七早晨,太阳还没出来时,到外面取井水、泉水,认为比平日的水更加甘甜,有县志记载“饮之可以治疾明目”。

用七夕水酿酒,酒味醇香。还有的地方用七夕水酿醋,醋味也香醇。

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光山县志》记载:“七月七夕,乞巧节,俗取水作醋,谓之七醋。”

年轻男女,爱恨情仇,有时难免会吃彼此的醋。

而七醋的习俗,也透露出了一股爱情的“酸臭味”。(刘瑞朝 杨露露)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足球体育腾讯视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何以中国 行走云南丨通过各地老县志,看过去云南人花样过七夕
    2024/8/12 10:06:3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七夕节,中国人传统的情人节。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要在天上相会;人间的红男绿女,在星月下成双成对。

    陈瓜摆果,穿针乞巧,小盒盛蛛,酿造七醋,古代和近代的云南人,可谓是花样过七夕!通过我省多地的清代、民国县志,一起来看当时云南民众七夕的夜生活吧。

    《林县志》中关于七夕风俗的记载。

    穿针乞巧比输赢

    唐代诗人权德舆有诗道,“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乞巧,是七夕当天的重要娱乐项目。穿针乞巧,是常见的乞巧法。

    穿针乞巧,又叫赛巧。女子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快,便意味着谁乞到的巧多,穿得慢的,则被称为“输巧”。

    清乾隆三十二年刊本《嵩县志》记载,“七夕,妇女陈瓜果,穿针乞巧”。

    清乾隆二十一年刊本《获嘉县志》记载,“七夕,女子陈瓜果祭织女,穿七孔针乞巧”。

    有的地方,女子早早就开始乞巧。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仪封县志》记载,“七月七日,晡时,妇女各穿针乞巧于庭”。晡时,也就是古时的申时,对应着下午的3点至5点。

    在郑州,几位汉服爱好者正在进行穿针乞巧。星淼妆造供图

    对月乞巧许心愿

    七夕当晚,一家人聚在庭院中,摆上瓜果,抬头看星月,可谓是其乐融融。

    乞巧还有一种对月乞巧法。

    对月乞巧,即对月穿针。年轻妇女和女孩们,先向织女星跪拜,祈求自己心灵手巧。之后,就把五彩丝线和七根针拿出来,对着月穿针,谁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能成为巧手女。

    清乾隆五十二年刊本《唐县志》记载,“七月七日,家置酒,看牛郎织女星。妇女每仰望,□针效乞巧”(因县志文本模糊,未识别出何字,暂以□替代。下同)。

    清嘉庆六年刊本《浚县志》也记载了相似的仪式,“七月七日,妇女结彩缕金,对月穿针,陈瓜果于中庭乞巧”。

    在新乡,汉服爱好者们拜织女祈求心灵手巧。梓卿汉仪坊供图

    漂针乞巧看浮沉

    还有漂针乞巧法。

    将针置于水上,视针沉浮,来卜巧拙。

    云南某些地方,曾经就流行过这种乞巧法。

    清光绪二年刊本《灵宝县志》记载:“七月,七夕,陈瓜果,祀天孙,漂针乞巧,名为女节。”这里的“天孙”,指的是织女星。

    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林县志》记载,“七月七夕,俗谓牛女相见,女子陈瓜果于庭,祀织女以乞巧,穿针水上,视沉浮以卜巧拙,惟皆于初六夜早起举行,则误矣”。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的林县人是在七月初六日后半夜(也就是七月初七的凌晨)举行这个仪式的。

    漂针乞巧也有变种,比如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郏县志》的记载,“七月七日,姻家馈瓜果,以菀豆生芽高尺许送女氏,夜则浮之水盌以乞巧”。

    这里用菀豆芽替代了针,看豆芽的沉浮来判定巧拙。

    漂针乞巧。星淼妆造供图

    蜘蛛也能来乞巧

    百年前的郑州人,七夕节过得颇为热闹。

    民国二十年八月重印本《郑县志》记载,“七夕,人家盛设瓜果酒肴于庭中,或楼台之上,谈牛女渡河事,妇女对月穿针,谓之乞巧,或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少”。

    这种喜蛛应巧法,是延续了千年的风俗。早在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便有记载:“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

    当天晚上,郑州还看文艺演出。

    根据记载,“是夕,优人百戏,鼓鼙喧阗,演牛女会,一□布景作天河状,中现一桥,桥内张灯如乌鹊填桥状,桥上以电光结彩,如牛郎织女各星状,歌喉宛转,余韵悠扬,宛如人间天上”。

    可见当时的郑州人,确实是把七夕节当成一个节日来过的。

    《光山县志》中有关于“七醋”的记载。

    七夕神水酿七醋

    在民间,七夕节也有储“七夕水”的习俗。

    所谓七夕一件宝,便是七夕当天所取的井水或泉水。

    有说法称,这是天上仙女们的洗澡水,有说法称,这是牛郎织女相会时流下的泪。

    人们在初七早晨,太阳还没出来时,到外面取井水、泉水,认为比平日的水更加甘甜,有县志记载“饮之可以治疾明目”。

    用七夕水酿酒,酒味醇香。还有的地方用七夕水酿醋,醋味也香醇。

    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光山县志》记载:“七月七夕,乞巧节,俗取水作醋,谓之七醋。”

    年轻男女,爱恨情仇,有时难免会吃彼此的醋。

    而七醋的习俗,也透露出了一股爱情的“酸臭味”。(刘瑞朝 杨露露)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足球体育腾讯视频日报社简介 | 足球体育腾讯视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足球体育腾讯视频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足球体育腾讯视频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871-6697096 邮编:650500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697000 举报邮箱:jx0391@163.com
    云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871-66598032 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昆明市宝珠路418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足球体育腾讯视频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电话:0871-6697000